Summary

本篇读书笔记主要记录书中一些投资理财相关的概念、一些思维方式、一些典型的策略等等,用于自己后续理财的基础。

“投资理财越早开始越好,无需拘泥于启动资金的多少,时间才是投资理财中最重要的增长因子”。


财务自由

需要多少钱才能财富自由

4%法则(William Bengen):通过投资一组资产,每年从退休金中提取不超过 4%的金额用来支付自己的生活所需,那么直到自己趋势,退休金都花不完。

因此如果每年需要 40w 的开销,那么就需要超过 1000w 的资产来实现一个比较稳定的财富自由,按照自己每年的消费可以进行简单的换算。

如何避免财富缩水

Summary

财富缩水主要的原因就在于通货膨胀,对通货膨胀有所了解才能更好的从通货膨胀中保护自己的财富。

很多时候通货膨胀看的是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最近几年国内的 CPI 同比增长一年为 2%~3%,也就是说物价每年上涨 2%~3%,但是实际上只看 CPI 是不够的,这是因为 CPI 实际上仅包含了必需消费,而如果要保证生活质量的水平不变,需要跑赢的是"可选消费通货膨胀率"。

这是因为任何一个社会,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的价格增长速度是比较显著的高于 CPI 的,因此可选消费指数才是我们要跑赢的目标。而这个增长速度则通常和 M2 的增长速度相关。

M2 是广义货币的量,代表社会广义货币的增长速度,最近三年的同比大概在 8%~9%,但是该指数并非完全和可选消费指数相等同。

综合而言,我们通常需要考虑的膨胀指数应该介于 CPI 和 M2 增速之间,因此资产增值的速度应该在 3%~9%之间,才能避免财富缩水,如果考虑一些不稳定时局的原因,可能还要存一些避险资产例如黄金。

通常来说,只要长期投资债券基金(包括相关的理财产品)是可以跑赢 CPI 的,债券通常的长期平均收益都在 6%上下,但若想要获得更高的收益可能就得上股票这种高风险高收益的了。

定投

巴菲特:“通过定投指数基金,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业余投资者,往往能够战胜大部分的专业投资者”

这里涉及到的两个概念:定投、指数基金后面均会有所解释,首先简单解释定投:

Summary

定投实际上就是定期投入的意思,定期的将资金转入某个能产生现金流的金融资产,五险一金实际上就是一种定投,每一个周期按照一定的规则投入一定的资金进行投资。

定投能起到的一些小的作用是(这两点上我个人并不认为是什么作用):①强制储蓄,克制穷人思维。②保值增值,避免人力资产贬值的风险。

定投还有另外一个特性,是我认为定投最重要的一点:定投是一种被动投资理念,其希望我们不要去预测市场,因此坚持定投与我而言,我认为其最大的作用在于能够摒弃人的主观判断,抛弃自己能够准确判断短期市场涨跌的想法,来选择一种更稳妥的方式进行投资。

定投要投资什么

Summary

定投要投能带来现金流的资产

这里我觉得资产这个说法还是比较容易混淆的,应该说定投要做能够带来现金流的投资,不过为了统一说法,后面还是用资产来进行说明;能够带来现金流则指的是,能够产生收益,产生额外的金钱,这就是现金流,比较拗口举个例子(以资产:现金流的形式):

  • 债券:每年产生的利息,利息
  • 房地产:租金
  • 工作(我们这个人力):工资

无法产生现金流的产品也是有的,例如:珠宝、艺术品、古董、甚至黄金(避险资产,特指经济和市局稳定下的黄金)

有什么可以选择的投资项目

普通投资者在日常生活中能投资的产品按照性质通常可以分为:货币债券股票三类,可以选择直接投资这些资产,但是不同的品种的投资门槛有较大的差别,例如货币市场可能需要 500w 以上才能进入,部分股票一股的金额也比较高,部分债券的门槛也比较高。

所以通常而言普通投资者这都会通过一些间接的金融产品来接触这三类金融产品,即:银行理财产品股票基金

基金大部分只需要几十几百元即可投资,银行理财可能略高一些,但是大多都是普通投资者可以接受的。简单说明一下两者的特点

银行的产品分为典型的储蓄,和理财

  • 储蓄:活期/定期存储产品,利率较低,但是风险极低,长远来看也算是定存
  • 理财:类似定期存储(周月年)但是有一些不一样的特点,①门槛相对较高②在特殊时点收益高(考核)③小银行的收益一般比大银行高(吸引用户)
    • 收益:国有<商业<城商、农商行<信用社
    • 风险与收益相反
    • 城商级别就有一定的风险了(大城市除外)
    • 一般期限越长收益率越高

通常而言,银行理财产品主要投资的为债券类品种,本身长期收益率在 4%~6%之间,比储蓄相对较高,但是不会高太多。

基金则是我们最常接触到的投资工具,实际上就是基金公司给出一种投资方案,大家一起集资进行投资,通过拼团的方式,使得众多普通人能够以较低的门槛一起参加哪些门槛较高的投资活动,并基于该方案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基金投资有以下的特点

  • 有基金经理专门管理(实际上理财产品发行商都会有),因此无需频繁操作
  • 可以分散风险(资金池庞大,足够实现多种配比,实现个体户难以实现的分散投资)
  • 降低投资门槛

接下来我们先对基金,也就是我们即将投资的内容要有更清楚的认知后才能更好的去选择和投资。

基金

基金的交易方式

Summary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常见的交易基金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申购赎回和买入卖出

申购基金:向基金公司购买基金份额(也就是用钱入场) 赎回基金:基金公司用钱购回我们手上的基金份额(也就是拿钱走人)

这种申购&赎回的流程,这里的交易对象是基金公司。而买入卖出就像是“二手交易市场”,该二手交易市场是由政府专门成立和监管的,任何人不想要的基金或者想要购买特定基金的也可以从该市场中购买,并不一定要从基金公司手上购买,这里的交易对象是个人。因此申购&赎回会导致基金的份额发生变化,而买入&卖出则不会;

这里的二手交易市场也就是上海证券交易所 & 深圳证券交易所等地方,很多基金可以在此处交易和买卖。

这也就衍生出了场内基金和场外基金的概念:

  • 场内基金: 只能从基金公司申购基金
  • 场外基金: 除了从基金公司申购,还能去证券交易所进行买入卖出

基金的分类和基本概念

基金的类别较为广广泛,常见的有:公募,私募,养老,社保等,普通投资者和我们后续进行分析的都是公募基金。

按照投资的方向也可以对基金做一个分类:

  • 股票基金:>80% 股票,通常的指数基金也属于股票基金,分级基金/母基金大多是指数基金。
  • 债券基金:>80%债券
  • 混合基金:股票债券货币的组成较为灵活,大多保本基金为混合基金
  • 货币基金:类似活期储蓄

如果按照投资的理念,则分为:主动型基金被动型基金:主动型基则是基金经理自己选择调整构成,而被动型基金是根据某个指数或者规则来被动确定和调整基金的构成,指数基金即为一个典型的被动基金,按照事先规定的指数规则来选股。

因为规则的一致,同一个指数的不同基金的表现都会大差不差的。

按照销售的渠道,则分为:场内基金和场外基金;

按照募集对象,可以分为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

公募和私募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公开招募,私募一般门槛都要大几百万,公募,公开招募大多门槛较低。

按照基金是否开放,可以分为: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

开放基金持续接受申购赎回,基金的份额会发生变化; 封闭基金设置好确定的基金份额,不会过多变化,在结束了募资进入封闭期后,不会接受申购和赎回,如果想要只能去证券交易所购买

早期的时候大多都是封闭式基金,现在&我们将要考虑的也主要都是开放式基金了,介绍完了交易方式和基金种类后,我们就可以考虑如何去选择基金做投资了,在选择中我们主要按照投资的方向去做决策,接下来就介绍三类基金的一些特点。

基金的选择

下面这些基础知识后面可以去《指数基金投资指南》中补充,这里主要是一些简单的基本概念介绍。

货币基金

货币基金是专门投资那些安全又具有很高流动性的货币市场工具的基金,其主要包括:期限小于1年的短期国库券、政府公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商业本票、银行承兑汇票。

其主要针对大资金的投资者开放,且大多具备高安全性和流动性的特点,因此非常适用于短期资金的打理

如何挑选货币基金?

货币基金没有申购赎回费,但是货币基金会收取销售服务费、管理费、托管费,很直观的在购买货币基金的时候需要注意该费率之间的不同,越低越划算,一般而言,各类货币基金中,B 类货币基金的费率是相对较低的,以往是因为门槛高没有普及开,现在也有一些降低了门槛的 B 类货币基金。

Summary

货币基金的主要特点是:几乎不会亏损,买卖方便,长期收益较低,适合打理短期零钱。因此购买货币基金的时候,主要注意费率之间的不同。

债券基金

债券基金是以债券为主要投资对象的基金,主要投资的对象为:国债、金融债、企业债等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虽然货币基金也可以投资债券,但是一般都需要剩余期限在 397 天以内,而债券基金没有上述的限制,两者实际上有所类似,可以认为货币基金更针对的是短期的品种,而债券基金会考虑稍微长期一些的场景

债券基金有申购赎回费用,其又可称为“固定收益品种”,债券基金追求的是更加固定的收入,其周期相较货币基金更长,当时收益也略高于货币基金,风险系数也较小。可以作为一种定期存款的替代品,但是相比定期存款,其利息高些,但是不保证&不承诺收益。

考虑纯债基金,主要可以分为两类:短期债基(相比货币基金投资范围更广,但是近几年短期的债基都被货币基金取代因而品种少),中长期债基(场内场外都有)主要追踪的都是国债和城投债指数,各家基金公司通常都有历史业绩好表现稳定的长期债基,其同质化也相对较高,不像股基的收益方差很大。

==债券基金的风险来源==

债券基金收益既然比货币基金要高一些,风险确实也是相对要高的,其风险来源主要是市场利率的变化,因为债券的价格和市场利率是负相关的:利率下降,债券的价格就会上升,回报就会更好。

可以理解为,市场的利息上去了,那么人们会倾向于存款而不会购买债券,供需关系变化后就会导致价格的下跌,那么相对专业一点:

Quota

一般来说:加息周期,利率上升,债券基金表现不会太好;降息周期,利率下降,债券基金则会表现不错。假如利率变动 1%,比起短期债基,长期债基受到的影响要更大,跌幅或涨幅都要更高

如何购买和选择债券基金?主要的 tips 就以下的两点:

  • 利率低位选短期债基,利率高位选长期债基
  • 选好品种后,出现浮亏可以加仓拉低成本

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要判断长期利率的走势:“如果利率处于历史走势的底部,那未来的下降空间就不大,但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如果利率处于历史走势的顶部,则有很大的下降空间。”

👍 可以使用历史平均周期的利率来进行估算:“过去十几年,十年期国债利率的中位数是 3%~3.5%。以这个作为标准,当利率低于 3%的时候,也就是利率处于低位的时候,建议大家选择短期债券基金,或者干脆直接选择货币基金。当利率高于 3.5%的时候,建议大家选择长期债券基金。”

一般来说,债券基金的投资风险不高,但在持有过程中收益也是很有可能下跌的。市场利率变化是有周期性的,不会一直上升或下降,波动周期也是比较短的,3~4 年一轮。如果我们持有的债券基金出现了账面浮亏的情况,可以通过加仓把成本降下来。用这种方式,投资债券基金就很容易赚到钱了。

股票基金

股票基金顾名思义是以股票为主的基金,其收益率和风险都是最大的,根据股价的走势,可能大赚特赚也可能一亏到底,但是股票基金的长期收益通常是三种基金中最高的(如果选择正确的话)。

一般选择定投的就是股票基金,而且定投的主力是其中的指数基金(被动型基金,上述有提到),指数基金也是巴菲特建议普通投资者选择的基金,(他自己最经常推荐的就是低成本的标普 500

指数基金的优势?

  1. 基于市场指数进行变化,有新陈代谢的活性
  2. 能够长期上涨:“巴菲特也提到,买指数基金就是买国运。只要相信国家能继续发展,指数基金就能长期上涨,我们就能分享国家经济增长的收益。”
  3. 费用低廉:指数基金的托管费和管理费相比主动基金明显更低

同时其能够规避:

  1. 市场黑天鹅风险,因为指数基金投资通常几十上百只股票,不会因为个体崩盘,并会定期调整
  2. 本金永久损失的风险,指数通常下跌也有极限
  3. 制度风险,确定的规则,开放的选股,不会阴沟里被人坑

总结

image.png


  • 短期存储的工具(货币类工具):银行储蓄和货币基金中货币基金相对更合适,收益也会更高一些,其基本上长期稳定的小幅度上涨。
  • 中长期保障性存储工具:银行理财产品和债券基金。这两类的投资收益不相上下,但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在持有的时候看不到波动浮亏,投资者可能会更心安一些,其中银行理财产品的底层大多就是债权类基金,其收益相对货币更高,但是存在波动风险,严重时甚至高达 1x%,但只要战线够长基本都能盈利。
  • 激进类资产(股票类工具):高风险高收益产品,也是唯一在获得收益后能够对抗通胀的产品(if 通胀进行中),波动大。

指数基金

指数的命名,名称中的数字通常代表其会挑选多少只股票。

不限制投资行业的指数就是宽基指数,而有的指数在投资的时候会限制行业,例如消费行业指数,这种就是行业指数,行业指数受到行业影响比较大,初学者优先还是选择宽基指数。

指数基金的配置方式:市值加权和策略加权;

市值加权即股票的市值越高在指数中的占比就越高,策略加权则是按照别的方式来决定个股权重(smart-beta)指数,由于策略加权的策略多样性,导致在不同市场(牛/熊)中各个基金也能有不同的表现,因此结合多种不同策略的特点,就能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更好的投资。

选择对应的基金时,遵循以下的两个思路:①寻找费用最低、误差最小的品种;②寻找有特色的增强型指数基金,不过如何增强相对不透明,相比于普通基金更具风险。常见的宽基指数有以下这些:

A 股:沪深 300(最具规模和代表性)、中证 500(最容易获得超额收益的指数)(利用其不理性的涨跌)、创业板指数(整体盈利较低、不稳定)(容易暴涨暴跌);

港股:

  • 恒生指数(最具代表性,代表的是港股的蓝筹股)-> 盈富基金(恒生指数基金的最佳选择)、H 股指数(内地注册,香港上市,用港币交易的股票)
  • 香港中小指数(主要投资的是 H 股和红筹股,)-> LOF(上市型开放式基金)
  • 风险:老千股

美股:主要的有以下两个著名指数

  • 纳斯达克指数(NDX)(纳斯达克规模最大的 100 家企业)
  • 标普 500 指数(带主观判断的蓝筹股指数):大公司 90%,中型公司 10%,入选标准为:行业领导者,ROE(净资产收益率)更好的入选。
    • 更宽、更稳,以消费、医药、科技等周期性产业的占比更高。
    • 能够代表美股市场的基准收益,
    • 属于美元资产,可以分散风险

策略加权指数基金

上面这些指数主要都是基础的市值加权的宽基指数基金,这类品种具备长期的,与国家经济发展相关的半稳定性,故而其通常是各个股票市场上的主力品种。除了这些基于市值加权指数基金外,通常还有两类基金比较小众且长期投资收益更好。

  • 策略加权指数基金:采取某种投资策略来挑选股票
  • 长期优秀的行业指数基金:有的行业本身的盈利能力相对出色,如当下的 IT

所有的策略指数中,最常见最有影响力的主要是:红利指数、基本面指数、价值指数、低波动指数。

红利指数:持股收息的最佳选择

Quota

股票是会发放股息的,也就是现金分红,业绩比较好的公司,每年会从净利润拿出来一部分,以现金分红的形式回馈股东。

红利指数,按照股息率来决定个股的权重,因为公司能持续发放股息,也就说明其财务和盈利状况较好,因此,能分红的股票往往也是一个好的选择。

四个主要的红利指数:上证红利指数、中证红利指数、深证红利指数、红利机会指数,他们分别有着不同的特点,但是红利指数通常有一些共同的优点:

  • 高股息率:在熊市更有优势,在熊市中是非常不错的优势;
  • 波动较低:由于企业的经营情况要好才能发出股息,因此相对而言比较稳定;
  • 提供分红现金流:有的红利指数基金会将基金分红的形式发放给基金持有者

也有一些共同的缺点:有一些股票会因为短期的大幅盈利而大比例分红,就可能会入选红利指数,但是这种短期大涨并不会持续,就会影响指数的长期分红能力,影响其稳定性,但整体瑕不掩瑜。

基本面指数

基本面指数属于质量指数,从上市公司的经营质量的角度去挑选股票,其不看市值,只看基本面指标:营业收入(过去 5 年的营业收入平均值)、现金流(过去 5 年现金流的平均值)、净资产(定时调整的净资产)、分红(过去 5 年分红的总额)。

而国内最出名的基本面指数为:中证基本面 50 指数;

基本面指数相比普通的指数,最大的好处是收益会相对更高一些,但是基本面指数在不同时间段的表现显示其在熊市跑赢市场更多一些,在各国的熊市中,基本面都能跑赢标普 5.8%,在牛市中跑赢标普 0.7%左右,平均下来多出了 2%~3%的年华收益率。

基本面指数对应的指数基金有:基本面 50、深证基本面 60/120 基本面 400 等,不过大部分规模都太小,不适合投资。

红利指数和基本面指数,在熊市相对更抗跌一些,一方面其现金流吸引大家长期持有股票,另一方面,熊市下跌过程中分红投入,也可以托底股价,所以这也是熊市中更好的选择,这两类都是长期不错的指数。

价值指数

基本面指数使用 4 个基本面指标的规模大小来加权,价值指数相似使用四个估值指标来进行筛选:市盈率、市净率、市现率、股息率。

  • 市盈率=公司市值/公司盈利
  • 市净率=公司市值/公司净资产
  • 市现率=公司市值/现金流量
  • 股息率=现金分红/公司市值

通常对于同一个股票品种来说,市盈率、市净率、市现率越低,股息率越高,这个品种的投资价值也会越高,价值指数就是用的这种策略。

其走势,特征,收益和上述的红利和基本面指数也差不多,不过前两年在国内的数量不多,目前主要就沪深 300 指数。

低波动指数

低波动指数是挑选市面上波动率最低的一批股票。这里的波动率,说的是股票每天涨跌幅的标准差,有点龟兔赛跑的味道了,该指数有以下特点

  • 波动率最低的 150 只股票
  • 波动率加权
  • 避免集中于某个行业,对行业股票数量进行限制

选择策略加权指数基金

策略加权指数基金是很不错的,因为其收益往往由于基本的宽基指数基金,以有效加权指数基金为定投品种,可以帮助我们在定投的过程中提高收益,但是策略加权指数基金也有一些缺点:

  • 资金容量不大:容纳不了太多基金(相对,影响不了个人)

行业指数基金

Summary

实际上就是选择一个行业方向去进行投资,相比于宽基指数而言,行业的难度和风险就会更高一些,因为单独国家的发展可能是向前的,但某个行业却不一定,不过行业指数能够较好的丰富投资的品类,作为宽基指数的补充。

股票的涨跌主要有两个方面构成,一个是企业发展情况的事实,第二个则是投资者的信心和共识,事实作为信心的来源,信心和共识则是股票涨跌的原因。因此在做这种选择判断的时候,要基于事实、舆论、发展趋势去做基本的判断。

从供需关系和长期发展的关系来看,可以脱离时代背景,长盛不衰的行业(更容易赚钱)主要集中在:消费和医药行业,因为无论处于什么时局,健康和日常消费都是作为一个人类不可或缺的,这里的供需关系是长期稳定和健康的。

消费行业主要包括:饮料、酒、农副食品等,其中主力为食品饮料行业,这也是巴菲特比较推崇的一类,如可乐,稳定且可长期发展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A 股中代表性的消费指数主要是:上证消费指数、上证消费 80 指数、中证消费指数、全指消费指数;也有一些食品饮料的指数。

医药行业的两大优点:长牛&避险,和消费行业一样,人都离不开生老病死,因此这个需求是比较稳定的,不过医药行业会有政策的风险,比如政府会限制医药行业的收益,来降低国民的医疗支出,和政府医保的财政支出,但是仍然瑕不掩瑜是一个比较优秀的行业。

A 股中相关的医药指数还是比较多的,300 医药指数,500 医药指数,中证医药指数,全指医药指数,中证医药 100 行业指数,投资的时候要选择规模大一些的,上面的指数不是都适合投资。同时要考虑规避&承担黑天鹅风险的。

可选消费行业:高档手机、汽车、大家电等;其特点为:①需求弱于必需消费、有一定的周期性 ②收益于人口红利,特别是人均消费金额的提升;③具备更新换代的特性

那么怎么去选择行业指数呢?

⭐🌟相比于宽基指数,这些行业指数会有额外的风险,推荐是定投的时候可以以宽基策略加权指数基金为主,然后以优秀行业指数基金为辅去做组合,稳健的基金作为投资主力,然后使用一些优秀的行业基金来博取超额收益。

挑选过程中记得:规模合适费用低廉追踪误差小,下面会详细的将讲一下具体的标准和选择方式。

基金的投资和选择

这里首先讲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指数基金会不会跑路(捐款逃跑)、暴雷(类似 P2P 钱无法周转,导致无法支付投资者的本金和利息)

指数基金不会跑路,原因如下

  • 公募基金公司的门槛很高(实缴注册资本>1e,股东资产达标,3 年内无任何不良信用)
  • 公募基金都有托管人,(资金托管于第三方银行或者券商),基金公司没有卷款潜逃的权利和能力
  • 证监会和基金协会严格监管,包括投资和风险控制流程。

暴雷的可能性也极小,原因如下:

  • 公募基金可以投资的对象受到了严格的限制,不得投资这种非标准的金融产品
  • 鸡蛋不是放在一个篮子里,通常会有多个产品和股票的分散投资。
  • 但是存在大涨大跌的风险。

基金销售平台倒闭了怎么办

这里的基金销售平台指:蚂蚁财富、天天基金、蛋卷基金之类的,其注册成本和资金相对都比较庞大,倒闭的风险较小,这里不再赘述。

😀核心是:基金销售平台并不会持有我们的基金,其只负责销售基金,基金最终是到了基金公司的托管账户中,平台与我们的资金是分割的,即使平台倒闭了,也可以在基金公司找到我们购入的基金份额。

作为平台而言,其运作成本并不高,通常并不会出现这种倒闭的情况。

基金公司倒闭了怎么办

像风险和成本就不再说了,和平台一样是低成本运作的公司,如果真的倒闭了,会提前走入清盘流程,

基金规模太小的不要选

一个基金所持有的股票、债券、现金的总市值,就是这个基金的规模,最好选择规模在 2e 元以上的

如果一个基金的指数规模比较小,一个是有可能会有清盘的风险,且难以运作和保证收益的稳定性;清盘指的是,基金公司按照某个基金净值强制赎回(通常是基金亏本情况下停止运作),这可能会导致我们在亏损的状态下就中断了投资。清盘通常会留出一定的处理时间,但是对于我们长期投资的规划来说并不划算和方便。

另一个是固定费用的相对占比会比较高,以及资金的灵活性和流动性比较差,赎回的流程可能会更长。

优先选择费用较低的基金

事实上基金的收取费率对我们投资的收益的影响是很明显的,费率包含透明费率和不透明费率两种。下面会简单介绍一下:

透明的费率主要是: 申购费、赎回费、管理费、托管费,下面给出一些基准参考

  • 申购费:通常在 1%1.5%左右,如果在银行购买就是这个价格,但是如果通过那些基金销售平台购买,通常会打一折。也就是在 0.10.15%,这对整体收益的影响就比较小了
  • 赎回费:赎回费在 7 天之内会有一个惩罚费率,1.5%,超过 7 天后通常在 0.5%左右,也还算比较合理,如果持有长期(1~2 年)赎回的费率会越来越低甚至免费
  • 管理费(每年扣除):通常在基金报告中,大多数在 0.5%~0.8%
  • 托管费(每年扣除):一般在 0.1%~0.2%

后两者可能量化基金这种频繁操作的费率会相对高一些,其他的应该都得比较低才行,我们看到的基金净值通常都是扣除了管理费和托管费之后的。

不透明的费率则有:分红税、印花税、交易佣金

  • 分红和印花税不是向我们个人收取的,而是国家和券商向基金机构收取的,但是调仓频率是固定的,所以相对换手率低一些,一般个人投资者不太考虑
  • 交易佣金在基金的年报中也会有计算,基于不同换手率会有不同的交易佣金,指数基金的交易佣金大多在 0.1%~0.4%。

不透明的这些费率通常是在取得整体收益之后,从基金的总额中扣除的,因此对于个人来说可能会看不到这部分的费率以及也不太考虑到这一块。

因此最主要的是要考虑管理费+托管费,申购赎回费,交易佣金(不好知道),购买的时候要注意这一块。

优先选择追踪误差较小的基金

最终误差:指数基金特有的指标,是否能复刻,追踪好指数的表现(或者超过)这就能评估这个基金是否是我们想要追踪的指数效果。

怎么看:基金报告里面需要定期披露的指标,报告里可以看,也可以直接对比以下指数的数据就行。这个要看主要看两个方面:

  • (一般更看重这个)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与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的差值。
  • 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标准差与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标准差的差值。

🔥结合估值进行投资选择

为什么指数基金长期的收益不错,但是投资者通常都不赚钱,因此有"七亏二平一赚"的说法,这是因为投资者很多 “追涨杀跌” ,很多投资者,特别是新手投资者,往往都是在牛市入局的,在股票已经涨起来之后入场,在便宜的时候没有买入,后续的上涨空间就小了,反而更加容易下跌。指数基金也是一样的道理;

因此需要结合估值来判断指数基金是否是一个适合定投的状态,其存在自己的投资价值,我们要在其值得投资的阶段买入,如果在牛市大涨后再买入,就容易亏损,其实通常来说,在熊市反而更加值得坚持定投指数基金,短期大涨之后入局反而不适合。

因此我们要结合估值来判断当前是当前是否值得投资和入局,是熊市还是牛市。

估值的基本理念

“估”是其第一个特点,鉴于股市是一个共识驱动的市场,就像我们无法计算出心理阴影面积一样,我们也无法为一个股票得出一个准确的股市价值,每个人对一个股票的心理预期是不同的。

结合估值,对一个股票的价值进行估计,通过估值和当前市场价格的偏离,进行正确的策略选择,实现不同策略的价值投资是一个更为推崇的投资方法。

但是由于无法得到一个准确的估值,推荐结合格雷厄姆的“安全边际”理论来使用估值去做判断,也就是为估值留一个保守空间,再对该估值进行利用,这样的估值用起来就会更为安全。

估值的方法

现在市场上流行的估值方法有几十中,但是通常分为:相对估值法和绝对估值法两类,这里我认为量化的核心可能就是结合深度学习算法来对股票做一个快速且短期的估值,并基于该估值计算出来的价格偏差进行短期且快速的偏差计算。

相对估值法:例如确定房价的时候和小区均价对比,核心在于参照物的选择,通过比较确定当前单位的估值。

绝对估值法:一个投资品种在它生命周期内所能产生的现金流的折现值之和,就是这个品种的绝对估值。如果一个资产的现金流越明确,其越精准。

通常使用的时候会结合着来,绝对估值法这边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楚,但是两者应该相互对照,最好是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估值过程中的要素选择

人类估值可以遵循"奥卡姆剃刀原则",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而如果打算使用 AI 进行估值,可以使用权重去做因子控制,然后根据学习出来的权重表来对因子做进一步的过滤选择。

Quota

上市公司的盈利、国家的政策法规、经济环境、企业的竞争、管理层的好坏、投资者的心理情况、资金面、汇率波动……每一个因素都有可能在短期里影响指数的走势。

但是基于“约翰伯格”的总结,对指数基金影响最大的三个因素为市盈率盈利分红。+1 考虑企业的净资产。这几个是最常见的几个因素。要避免引入过多干扰要素来混淆估值过程。除了这几个以外,还有一些:市销率、市现率等指标,后续在做量化的时候要去了解这些个股投资指标。

指数基金作为股票的集合,相比于单个股票而言具备更高的稳定性和内在的指数规律联系,因此估值起来会更容易一些、成功率也更高。

市盈率:Top1

🔴 首先抛出缺点:其不适合用于盈利变化大的品种上,也不适合强周期性品种,遇到金融危机和经济周期的底部会失效等。

Think

市值率的缺点给了我们启发,再进行模型设计的时候,可以考虑结合 CrossAttention,对市场的情况(经济周期、熊/牛)、行业的特性,对不同的因子做不同的权重再控制,避免指标在不同的场景下的作用不一致。

  • 静态市盈率:市值/上一年度财报的净利润
  • 滚动市盈率:市值/最近四个季度财报的净利润,时效性更高一些,更推荐
  • 动态市盈率:市值/预测未来一年的净利润,大多不用
  • 席勒市盈率(CAPE):市值/过去十年的净利润平均值,通常用于衡量一个股票市场的整体情况(需要历史更为悠久
  • 中位数市盈率:指数基金才有的指标,个股中没有;取 Set 中中位数的市盈率。

其中中位数市盈率的作用可以额外的讲解一下:其可以避免市盈率计算中部分成分股被大多数绑架的情况(例如其他股票已经大涨,但是权重股票还没有大涨,使得指数处于低位,导致指数失真的情况),相对于普通的市盈率对于市场的变化更敏感。

中位数市盈率适用于:成分股的平均市值规模差别较大的情况,其作用会更明显,例如牛市时,如果中位数市盈率率先进入高估区域,说明大多数都已经涨起来了,这个时候要警惕后续下跌的风险。

市净率:Top2

市净率:每股股价/每股净资产 == 账面价值,具体计算的时候使用如下公式:

$$ PB=P/B $$

其中 P 是公司市值,B 是公司净资产(资产-负债)具体可以在上市公司的年报中找到,相比于市盈率,市净率更稳定一些,因为盈利是一个短时指标,而净资产则是一个累计指标。

当一家公司还没产生亏损,大多数时候净资产都是增长的时候,市净率就可以作为一个比较好的参考(亏损也可以作为负面的参考要素)

市净率主要有以下的几个方面影响:

净资产收益率 ROE:每单位资产的变现能力,企业对资产的利用率,螺丝钉和查理芒格都认为其是一个较为关键的指标,该指标与股票的长期收益率十分相关,相当于他们对我们贡献的这一笔股票投资的变相能力,所以长期下来会和股票的收益十分类似。

$$ ROE = 净利润/净资产 $$

市净率的有效范围:

  • ① 资产的稳定性,有的资产能够随着时间增值,例如酒,有的则会随着时间贬值(周期性产品没有及时销售),资产的稳定性越高,市净率的有效性更高。
  • 不适用于无形资产:如果企业的收益主要来源是其中的人才,专利,影响力,话语权,那么市净率的参考价值就比较低(例如律师或者 openai)
  • ③ 整个行业大规模亏损的情况下不适合参考市净率;
  • ④ 短期经济危机,盈利短期不稳定,可以参考市净率作为辅助判断

股息率:衡量现金分红收益率

股息率和分红率要记得区分,定义上有一些类似,但是含义和功能就完全不一样了:

  • 股息率: $现金分红/公司市值$ ,股价越低,股息率越高,相同分红的情况下
  • 分红率: $现金分红/总净利率$ ,通常是一个事先定义的值,大多数情况下不会改变

股息率的作用是能将公司的净利润增长映射到股价上(投资者的现金收益),同时股息是无需我们出售股权的时候也能获取到的现金流,这也是国家分享国有企业收益的方式,通过持有高股息的股票资产组合,就可以在无需关注股价涨跌的情况下,获取越来越高的现金分红。

分红和盈利挂钩却不与股价挂钩,所以一般企业不出现大问题的情况下,分红都会逐年上涨,(偶尔盈利下降也会下降),因为上述特点,针对高股息的品种进行投资也是一种投资方式,这也是很多人选择投资的方式:选择分红高、估值偏低的股票

这里贴两个使用高股息率投资组合的典型案例:

image.png

如何利用估值去做投资

按照盈利的趋势的分类去分析基金,主要可以分为 5 个品种:盈利保持不变、盈利长期稳定增长、盈利快速增长、盈利大起大落、盈利衰退。

其中大起大落和衰退的品种投资难度太高,不适合普通投资者的投资主力,所以主要对前三种进行分析。

盈利保持不变:看现金流收益率高低

实际上就是一个债权类的资产,就和国债一样确定的稳定收益,对这类品种的估值,主要看现金收益率的高低,如果现金流收益率满意就可以考虑,但是要考虑这类品种的安全性,不能中途倒闭或暴雷。

投资这类产品中有以下的Tips:

  • 这类品种的话可以参考债券类的收益,如果收益和债权类相似接近,是正常的,如果稳定的收益远高于债券基金的平均收益,背后可能有坑或者风险。
  • 这类品种的现金流收益率必须要高于国债的收益率,因为国债安全性最高,股票类的安全性没有那么高,因此如果现金流收益率没有更高的话,就没有考虑的必要。
$$ 现金流收益率=现金流/市值 $$

牛市中很多品种的市值大涨,导致其实际的收益很低,如果投资者看重这种中短期的赚钱效应去哄抢,导致异常上涨,这是非常不明智的。

❓盈利稳定增长:盈利收益率法

$$ 盈利收益率=公司盈利/公司市值 $$

可以发现其为市盈率的倒数,其是一种绝对估值法,通常使用这种估值进行投资的时候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 当指数基金的盈利收益率>10%且>国债收益率两倍以上的时候投资
  2. 当盈利收益率小于债券基金预期收益率(19 年的时候为 6.4%)的时候卖出

怎么去计算和看到一个基金的这些数据,这是后面急需解决的问题。

借由盈利收益率,我们说明以下绝对估值法:其将一个品种未来的现金流折现到当前,计算当前的理论值,如果当前股价低于该现值,说明当前股价被低估了,如果低估了很多,就可以考虑投资。

这里的折现可以简单理解为:按照一个百分比,将未来的现金折算到当前为多少钱,例如 2 年后的 100 元,按照折现率 10%,到现在就相当于为 $100/(1.1)^2=86.2$ ,即当前的估值就是 86.2,这里的折现率就是我们想要的年复合收益率

但是收益当然是越高越好,大家期望的收益都不同,那么用于估计价值的时候,往往会使用国家的社会平均折现率,(前两年我国公布的为 8%),当然为了规避风险,股票计算的时候往往会使用更大的数字,10%~12%去计算。市盈率的第一条法则实际上就是该估值法的简单应用。

$$ 永续年金的现金流的现值=每年的现金流/折现率 $$
$$ 市值 = 盈利/盈利收益率 $$

所以只有当盈利收益率>折现率的时候,市值现金流才会实现正向的增长,因此才有投资的价值,否则实际上该企业的发展并赶不上时代的变化。

上述这种计算方法,是适合未来现金流固定不变的品种,但是实际上投资的指数基金的盈利会稳定增长,因此应该使用永续增长年金模型

$$ 永续增长型年金的现金流现值(市值) = 每年现金流(盈利)/ (折现率(盈利收益率)- 增长率) $$

例如一个公司一年赚 100w,按 10%算折现率,5%算增长率,则算出来其市值估值分别为 1000w 和 2000w。

而格雷厄姆考虑到安全边际效应,不使用增长型模型,因为就算增长率保持在 10%不再继续上涨,也是一个可观的投资。

盈利收益率法的原理。它本质上是一个折现率为 10%的绝对估值法,在这种情况下的定投策略如下:

  • 当盈利收益率大于10%时,分批投资(即继续定投)
  • 盈利收益率小于10%,但大于6.4%时,坚定持有已经买入的基金份额。
  • 当盈利收益率小于6.4%时,卖出基金。

🔥局限性:只适合于流通性比较好、盈利比较稳定的品种。如果是盈利增长速度较快或者盈利波动比较大的指数基金,则不适合使用盈利收益率法

Quota

目前国内适合盈利收益率法的品种,主要是上证红利、中证红利、上证 50、基本面 50、上证 50AH 优选、央视 50、恒生、恒生中国企业等指数的指数基金。这几个品种的投资很简单,当盈利收益率大于 10%时就可以投资,小于 6.4%时就可以卖出。

盈利快速增长:博格公式法

如果一个品种长期盈利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 10%,那么不适合用盈利收益率法,而因该用博格公式法;其主要针对的是盈利高速增长的品种盈利呈周期性变化的品种

$$ 指数基金净值=市盈率*盈利+分红 $$

也就是说影响我们股民收益的一个是股息率决定了分红收成,另一个是市盈率,决定了一个公司将盈利转化为市值的能力,股息通常而言是确定的,一般而言,当价格被低估的时候,股息率就更高,最需要考虑的其实是市盈率的变化和未来盈利的增长。

复习一下市盈率: $市盈率=公司市值/公司盈利$ 市值由股价计算而来。

对于一个宽基指数来说,市盈率通常是在一个范围内来回波动,不会太高也不会太低,例如沪深,历史上最低是 8,最高时 48,熊市中在 811,牛市中在 1748,其他时候都在 8~17 来回波动,那么也就是说当我们买入的如果市盈率低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从中获取显著的收益,如果在高点买入,那只能看下跌的空间了。

需要注意:短期内,指数基金的涨跌,主要是由估值的变化决定的。但是时间拉长后,指数基金的上涨,是由背后公司的盈利增长和分红积累推动的。这个因果关系要搞清楚。

👍因此如果给估值和盈利增长排优先级的话:盈利增长良好为先,第二个是在估值处于低位的时候买入;因此改良后的定投方法为:

  • 挑选长期盈利增长率良好的品种
  • 在估值处于低位的时候买入:一个是自身历史估值处于低位,另一个是估值要和自身的盈利增长速度匹配。
  • 高估时候卖出

估值和增长速度匹配的意思是什么呢? 比如说美国股票市场的指数,长期盈利增长率大约是 10%,美国股市过去百年的市盈率平均值,大约是 15 倍。这就是一个对应关系。

只有匹配正常的,能避免一些炒作的股票,提高一些置信度。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成熟国家的股票市场,长期盈利增长率在8%~10%,市盈率平均值在 15 倍左右。这是一个可以参考的估值区间。如果盈利增长率更高,那可以享受的市盈率平均值也会更高。但是很少有品种能长期保持 30%以上的盈利增长速度,所以对市盈率数值超过30 倍的指数基金,一定要慎之又慎。

计算是否匹配的时候也可以使用 PEG 指标

$$ PEG=市盈率数值/长期盈利增长速度数值 $$

PEG 的正常范围在 1~2 之间,<1 的话还是比较好的,可能是一种被低估了的情况,>2 的话就要小心了,宁可不投资都。

结合上述的所有,博格公式法总结如下:

  • 长期盈利增长速度大幅高于 10%的品种,适合使用博格公式法。
  • 使用 PEG 规避风险, 避免投资市盈率长期保持很高数值的产品
  • 考虑市盈率的历史数据,如果市盈率处于历史低位,那么大概率该产品被低估,可以考虑买入
  • 如果市盈率处于高位,或者 PEG>2 那么大概率被高估,需要慎重。
  • (补充)低估买入,高估卖出

数据的查找和计算并不方便,而且也没有准确的估值,螺丝钉自己会公布一些,可以去看。

🧰定投的具体操作方式选择

Summary

上述的文章讲的是,买什么(长期收益优秀的策略加权指数基金),什么时候买(低估时),现在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时候买。

主要是以下的几种:定期定额定期不定额慧定投(基于均线的定期不定额)、价值平均策略(基于市值的定期不定额)、估值定投策略(基于估值的定期不定额),这些策略的大概意思从名字也能看出来,这里就不作太基本的介绍。

首先是定期定额基本但有缺陷,一般不推荐:A 股中不推荐:收入增长速度变化、通货膨胀变化、钝化、以及不够灵活。通常会采取定期不定额的方法。

定期不定额:除了收入的变化,指数基金本身的涨跌,也会导致当前定投周期,投资价值的变化,如果我们在低估周期定投,且短期内指数基金下跌了,实际上他的投资价值反而提高了,实际上我们的策略应该是,在指数基金处于低估区域的时候去投资,而由于其本身的波动大,区间内可能会出现低估和高估的情况,我们应该再低估的时候买入更多,拉低整体均价,在高估的时候不投乃至卖出。

这种策略也叫“定投收益放大器”,有种越跌越买的感觉,在这个基础上,因为指数基金上涨是长期的,下跌时短期的,这样,如果我们在短期下跌的时候拉低均价,我们的收益会进一步增加。

image.png

慧定投:参考均线来做的定期不定额,均线(过去一段时间的平均价格),支付宝通常是 500 日均线,如果高于均线就少投一些,随着幅度越大投的越少。如果低于过去 500 个交易日的均线就多投一些,少得越多,投的越多。这个可以查看支付宝中的说明。

慧定投的缺陷:①支付宝这边并非参考的单个产品对应指数的均线,其只有个别几种产品指数的均线;②无法帮助区分基金,任何基金都可以使用该慧定投策略。

价值平均策略:又称为市值恒定策略,给手里的指数基金设定一个市值增长速度,比如说,计划每个月投 1k,到第二个月的时候,由于基金的波动,原本的 1k 可能不止 1k 或者少于 1k 了,无论是多了还是少了,我们就将其补充到 2k,这也是一种方式。思想上也是一样的,这个增长速度可以是绝对值也可以是比例。

价值平均的缺陷:在波动比较大的股市,可能遇到大跌的时候慧需要拿出较多金额进行补仓,但是我们也可以手动为其设定每个月的上线。

估值定投策略:上面两种投资方式都是简单有效的,但是他们都没有考虑指数基金本身的投资价值,上述对基金的选择中,我们提到了在基金被低估的时候进行投资,才能取得最好的长期收益。因此我们结合两件事:

  • 熊市,指数基金被低估的时候开始投资
  • 配合估值,在估值较低的时候买入更多。

🌟具体而言,每个月定投的金额计算公式如下,公式中的 n 就是定投放大器,n 越大,放大的收益越大,但是相应的可能需要的金额也会更多。

$$ 每月定投的金额=首次低估时的定投资金*(\frac{当月的盈利收益}{首次的盈利收益率})^n $$

按照螺丝钉的经验,假如说初始定投金额是 1000 元,n 设置为 2,当遇到 A 股极端下跌,指数基金到了历史最低估值的阶段,定投金额可能就会变成 2400 元2600 元。大多数时间里,定投金额会在 1000 元1500 元。这是一个大致的参考区间。

估值定投的缺点:① 只适合指数基金,不适合主动基金,要存在事先确定/公开透明的股票,比例,才能进行后续的计算和估值。② 估值有时候不太稳定,可能会由于盈利下滑等原因导致失效,例如金融危机的时候。市盈率也应该降低,但是标普 500 指数因为背后公司盈利下滑,导致市盈率反而被动提升到了八九十倍(市盈率=市值/盈利)

金融危机的 case 在做量化的时候,时很典型的反例,需要结合起来考虑怎么优化。

如果估值失效的时候:

  • 沿用盈利大幅下滑之前的盈利数据,或者多年平均盈利数据。
  • 用其他的估值指标:例如净资产。

😀止盈策略:什么时候卖出

常见的止盈策略有三种,三种方式都有道理,但是适用的范围有区别。

  1. 从自身收益角度考虑止盈
  2. 从投资品种的价值角度考虑止盈
  3. 不止盈,在低估的时候买入,长期持有,依靠基金的分红来获得现金流

自身收益止盈

第一种就是最简单的,当我们账面收益达到了我们设定的收益率的时候,我们就直接赎回,不管后续的发展了,这种方法需要注意的就两点:

  1. 不能太频繁止盈
  2. 止盈率的设定非常重要,通常设置为 30%,和可转债相关,可以去补充了解以下相关的知识。

其有以下缺点/特点:

  1. 投资开始阶段不同,会出现有人出场有人入场
  2. 牛市的疯狂涨幅会更高,投资者会损失部分利益
  3. 适合波动大的品种,因为赚 30%就直接止盈,按照定投低估指数基金,30%收益率就止盈,在 2~3 年内实现止盈获利是大概率的。

按照估值止盈

就是前文中反复提及的,在价格大幅低于其估值的时候买入,在价格大幅高于其估值的时候卖出,这种方式的投资周期通常会比 30% 止盈的方式的周期更长,因为一般得到大牛市的中后期,才会到高估区域,如果使用这种止盈方式的话需要耐心持有。

其优点:

  1. 在牛市收益高,通常从低估到正常估值,从正常估值到高估,每个区域都会有 30%~40% 的涨幅。
  2. 投资者可以比较长的享受到投资品种本身盈利上涨带来的收益,由于盈利始终上涨,市值也会稳步增长。

缺点:

  1. 需要耐心
  2. 对策略指数基金的品种有要求,需要快速增长盈利:一般是优秀的策略加权宽基基金,或者优秀的行业基金指数

通过估值进行止盈的策略可以按照定期不定额的策略进行卖出,结合起来就是:

Important

指数基金被低估的越多,我们买入越多;当指数基金进入高估区域,我们把手里的基金分成多份,估值高出越多,我们卖出的比例越高,进行分批止盈,也叫做梯度止盈。

这种方式可以避免我们在牛市的时候完全错过后面的收益,不过风险就是可能牛市结束还没卖完,算是一个权衡,避免过多损失和过多亏损。

具体操作示例:例如在 20 倍市盈率的时候进入了高估区域,我们有 1w 份基金,我们卖出 10%,当达到 24 倍市盈率的时候卖出:

$$ 10\%* (24/20) ^n $$

这里的 20 是假设,10% 可以自由调整

不止盈

不止盈,在明显低估的时候买入,长期持有,依靠分红来获取日常消费的现金流,如果日常收入需求完全可以靠股息分红来支撑,那么这个就是最好的投资策略了。

为什么可以长期持有?因为指数基金本身的迭代特性只要其背后的公司正常运营,其盈利是长期上涨的,现金分红作为盈利的一部分也会长期上涨,因此将指数基金转换为一个利息收益不断上涨的超长期理财产品。

但是这种策略有以下的条件:

  • 需要选择股息率较高,分红较多的指数基金
  • 长期分红的收益和初始买入的股息率关系很大

一定要在初期股息率很高的时候投资,一般 4%以上是还不错,5%以上是少见的好机会,2%都不到的话就要很小心。

通常股息率比较高的时候,往往也是大熊市指数基金处于低估的时候,也暗含了低估值投资的理念。所以如果打算长期持有获取分红收益,一定要在股息率比较高的时候再买入.

A 股中较为适合的主要是大盘宽基指数基金:如上证 50、沪深 300、恒生、H 股、中证红利、红利机会等。

止盈策略选择

第一种止盈:适合波动很大,暴涨暴跌的产品,分红不多,周期性很强,这种止盈策略效率更高。

第二种止盈:按照估值止盈,通常是 7~10 年止盈一次,这种方式适用于长期稳定的指数基金,最终收益是叠加多个牛市的收益,如果能在熊市入场,收益会更好。

第三种止盈:适用于红利、股息率高,且长期经营和收益状况都比较稳定的指数基金。

通常如果不急着用钱可以考虑使用第二种止盈方式,一般会在牛市的中后期才进行止盈,一般 710 年一次。否则可以按照 30%的方式,一般 23 年就会有卖出的机会。

制定完整的定投计划

  • 根据收入和开支,指定合理的定投额度: 通常 3 年为期,牛市缩短,(收入-开支)/2
  • 筛选投资的品种: 被低估的指数基金;
  • 设定好买卖区间:软件上设置定投计划;
  • 定期根据行情进行优化,定时不定额的买入&卖出;

养老投资计划

稳健为主,以 100-年龄的方式来决定配置指数基金的比例,例如 70 岁,使用 30%的现金来配置指数基金,然后将该部分基金分成 20 份,按月分配,建议是红利类;其他的以银行理财产品、货币这种稳健的方式为主。

👍可以参考 CPPI 策略来指定保本投资组合:

即大部分资金配置货币基金、理财产品、债券,少部分资金配置低估指数基金。比如说 100 万元,用 90 万元配置年收益率为 5%的理财产品,剩下的 10 万元配置低估指数基金。一年后,如果股市下跌,低估指数基金跌幅最高为 20%左右,那 10 万元还剩下 8 万元,但是理财产品可以获得 4.5 万元的收益,合计就是 90+4.5+8=102.5 万元,还是保本的。

教育定投

特点在于,要用钱的时间是固定的,这种香港有很多类似的投资组合,可以参考我妹的那种,距离用钱的时间越远,选择低估指数约值得考虑,卖出点可以放高,时间越近,越要考虑稳妥。

常见问题

基金净值的高低,对收益有影响吗?

$$ 基金净值=基金规模/基金总份额数量 $$

答:无,追踪同一个指数的基金,净值高低对投资收益影响不大。

ABC 类的区别

ABC 指的是收费的方式:

  • A:前端收费,收取申购和赎回费,现在第三方平台打折,申购几乎免除,因此 AB 同质化,且有时候赎回费率更低。
  • B:后端收费,收取赎回费,免除申购费
  • C:不收取申购赎回费,收取服务费。

C 类通常是给短期投资者提供的,长期起来 A 类反而更有优势,因为服务费较高; && 一般 7 天之内赎回会有惩罚性费率 1.5%,一般长期 A(B),短期 C。

场内基金和场外基金哪个更划算

场内(证券交易所内)一般是散户之间交易,人心更加勾心斗角,这里暂不介绍,主要在互联网上用场外交易即可(和官方申购赎回),如果有的已经封盘了,倒是可以在开通股票账户后,去对应的证券交易软件上,购买那些已经封闭的。

场内的优势在于交易更加实时一些,后续也可以利用这个来操作

🔥已经有一笔资金,要分批投入吗

这实际上是和自己的预测相关的,如果你认为不会再低了,就一次性投入,如果你想分批,说明你认为现在不是最低点,或者略高。

如果判断对了当然好,如果错了就可能会亏损,因此建议使用分批来排除自己的主观臆断,减少损失的风险,所以推荐还是越跌越买

通常是把资金分成 20 份,进入低估区域后,投入 1 份,也就是 5%。这里的 5%,有点类似前面介绍定期不定额定投时的初始定投金额,之后每个月投入一份,如果市场下跌了,可以提高投入的比例和金额。用这种方式,可以在 10~20 个月里,把一笔资金分批配置成低估指数基金

20 个月是一个经验数字,一般低估区域的平均时间长度为 1~2 年,最长也不过三年,因此方便在熊市建仓。

日定投、周定投、还是月定投

日定投的周期太短了,首先排除日投的策略,一般都是周或者月(每个月的金额差不多),当周期拉长以后,实际上实际收益差距不大,主要看自己是否看到下跌以后会忍不住,如果会的话就直接周投,不然就月投更省心。

定投一定能降低成本吗

钝化效应:当定投的资金在持有的资金的 5% 以下后,增加的资金占比太小了,因此对原有资金的影响不大,这就是钝化效应,这个时候想要在下跌的时候降低成本就不行了。所以还是要定期不定额,下跌的时候多买点,才能更有效的降低成本。

此外当进入高估区域的时候,我们进行分批卖出的操作,然后等下跌再分批投入被低估的指数基金,这样流动性就起来了,也会减少钝化效应的情况。

定投多久才能开始盈利(指数)

1~3 年,通常 1 年多,耐心是最好的品德

看点数来买基金靠谱吗?

  • 短期来看可能会有一定的效果,长期迟早会失效。
  • 点数本质上是从指数开始计算的 100 开始增长的,因为市盈率的变化,和市场一直在发展(盈利一直在增长,故而市值会增长,点数也就一直增长)
  • 所以点数其实是一个短期波动长期上升的模型(同行业、国家的运势和发展)

是否有完美的高抛低吸的投资方法

无,但是长期走势是有迹可循的,原因是股市的复利效应,股票资产是有复利的,公司会把盈利的一部分再投入生产来产生更多的盈利&分红发放,都会推动股市上涨。

估值低不代表短期会上涨,但是估值低在 3~5 年的收益就会越高,

定投低估的指数基金,最大的浮亏是多少

我们以 2018 年的熊市为例。2018 年,是 A 股历史上的第二大熊市,沪深 300 指数跌幅大约为25%,代表了主流指数的平均跌幅。不过虽然指数下跌 25%,但如果定投的话,在微笑曲线的作用下,浮亏会大大减少。通常只有 1/3~1/2 的浮亏,也就是浮亏在 10%~15%。

上述是宽基在大熊市的浮亏情况,使用合适的定投方法,浮亏也会更小。